您的位置:首页 / 即墨论坛 / 师生园地 / 目中无人,让我与世界失联了
  • #师生园地#目中无人,让我与世界失联了

    04/28/2019 09:11:04 发布102 浏览0 回复0 点赞
爱武汽车服务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48

精华:0

注册:04/26/2018 08:52:48

“做一次找回自己的深刻反省”,曾经,文月无数次看到过这句话,但却一次次让它从自己眼前飘过,没有任何反应。如今,再看到“找回自己”四个字,她感慨万分。因为她体悟到,真的需要这样一次找回自己的生命之旅——


毕业于北京一所重点院校的文月,最近刚去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各种不适应,感觉自己天天被“蹂躏”:与同事的交流不通畅,每天上班面对的都是满满的批评与指责,稍微出一点差错,就是“噼里啪啦”一通,一切都让文月深陷卑怯与痛苦之中。

 

将近两周时间,文月晚上都是在眼泪中度过的。文月觉得,这日子,太苦了。她想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被“蹂躏”,为什么自己的生命如此不舒展。所以对于这次“认识自己”之旅,文月特别特别期待。


从自己感觉被“蹂躏”的地方入手,文月写下自己那时的起心动念。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文月心里满是紧张和胆怯,所以她从写下的几条中选出觉得对自己伤害最小的一条——不喜欢听别人说工作之外的话,开始深度反省。正视自己,真的需要勇气。

 

平时跟同事们在一起时,大家都有说有笑,但文月不知道该说什么,她不仅不想说话,还很反感大家讲话。听到大家说话时,文月甚至都能看到自己各种不好的念头“突突突”往外冒。

文月不禁问自己:

——为什么不喜欢听别人说跟工作不相关的话?

——因为我觉得那些话对我没有用,汲取不到营养。

——为什么对我没用的东西我就不爱听呢?

——因为我不关注他人,我只关注我自己。好像我就是这样一个自私的人。

 

问到这里的时候,文月脑袋一片空白:

“我的自私是与生俱来的吗?

 

“与生俱来”四个字冒出来的时候,文月的眼泪禁不住掉下来了。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自私,但心底却有个声音告诉她:你的自私不是与生俱来的。

 

于是,文月开始回忆过往,寻找自己自私的根源。

 

读研究生时,文月我行我素,自私到室友都无法忍受。大学时,文月也过得也不快乐,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再回忆高中、初中时候,自己好像也是自私的。这样想来,只有小学时候,自己好像还没那么自私。

 

一点点往回捋,记忆就回到了小时候的一个夏天。一家人在庭院里吃饭,爸爸很严肃地跟三个孩子谈论关于学费的事情,气氛很凝重。哥哥姐姐当时都没有回应,只有文月回了一句,还用了一句成语。爸爸当时就被逗乐了,还夸奖文月,严肃的氛围立马缓和了起来。

 

此后,这个画面经常出现在文月的脑海中。小小的文月心里是有些得意的,就觉得这句话奠定了自己在家里的“地位”——爸爸第一,我第二,妈妈第三,至于哥哥姐姐谁排第四,就看我心情了!

 

文月从小就瞧不上哥哥姐姐。姐姐特别勤奋,每晚写作业都写到12点,但成绩还是不好。哥哥的成绩基本都是不班里倒数,在文月眼中,哥哥根本就是一个毫无希望的人。哥哥的少言寡语与木讷,更让文月觉得他就是块木头疙瘩。

 

对哥哥姐姐的看不上、冷漠以及各种恶念,伴随着哥哥姐姐、也伴随着文月的成长......

对待哥哥姐姐如此,对待其他人,文月同样如此。究竟是为什么,自己越来越目中无人?


文月突然想到小时候,自己无意中听到爸爸讲过的一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句无意的话却让文月至今都记在心中——朋友没有用,你不需要交朋友。


就像那句话说的,文月越来越觉得朋友没有用,也就越来越不愿意交朋友。渐渐地,她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少。


“我目中无人,对待别人就会‘扬恶去善’,扬别人的恶,去别人的善,这样就会自私自利。从自私自利到不与人链接,从不与人链接到不会与人链接,再到不会与人相处,到最后越来越不愿与人相处。


因为目中无人,不尊重他人,文月错失了太多可以让自己变得优秀的机会。因为错失这些成长的机会,积累的满满问题让她在工作环境中感觉自己不断被“蹂躏”。


比如“认真”的行为作用与反作用。

 

2013年,在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一位态度特别认真的学姐不厌其烦地教她一遍一遍地改论文。改到最后,文月都受不了了,直接跟学姐对着干,死活就是不愿意再改。

 

2016年,写硕士毕业论文时又是,带文月的导师特别严谨和认真,论文被要求一次次地修改,文月又受不了,最后直接撂挑子不干了。老师没办法,亲手给她改论文。

 

论文答辩时,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主审老师没有评价论文怎么样,而是直接指出文月的目中无人。

 

“一份认真、一份对别人的尊重,以后无论你做什么,这一生都可以走得很好。如果目中无人,即便你现在有一些什么,最后也都会一无所有。

 

当时,文月并没有听懂这句话,如今,离开校园,她在工作与生活中天天被“蹂躏”。“目中无人”“自私自利”这些毒瘤已经深深主宰着她的行为作用,也主宰主宰着她的生命。

 

文月终于明白了,一段时间以来感觉“被蹂躏”的原因——接受不了别人的建议或“批评”,是因为自己好名;跟同事无法相处以及自己内心的卑怯与痛苦,都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结果。

 

想到这里,文月心里满是悔恨:如果早一点知道人生重大的真理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人生重大的战略是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人生重大的价值是成就他人,自己绝不会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里,蜷缩在阴暗的角落,与世界失联。

 

这次认识自己的生命之旅,让文月看清了自己一分,多年的包袱被卸下来,文月感受到许久都没有过的快乐,那是从心底里蹦出来的快乐。反省后的文月,修复了与哥哥姐姐的关系,也开始修复了与同事、与工作的关系。她的生命,开始开始舒展了起来。

 

二十几年的不明,终在此刻,慢慢消散。又是紧张的一天工作的末尾,有些疲惫的文月扭头和旁边同事讲着今天工作中的一个小插曲,但掩饰不住的是神情中隐隐的雀跃——我与世界,不再失联。


文章来源“致良知四合院”

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点赞

0人赞
加载中...

回复楼主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新帖速递

查看更多

超级管理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