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即墨论坛 / 城市瞭望 / “绿色发展”音符律动,生态即墨奏响和谐乐章
  • #城市瞭望#“绿色发展”音符律动,生态即墨奏响和谐乐章

    04/19/2019 09:17:50 发布57 浏览0 回复0 点赞
唐三打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19

精华:0

注册:03/13/2019 09:11:40

漫步即墨街头,绿树成荫,水系清澈,空气清新,地表植被覆盖率不断提升,河流治理取得成效,“蓝天白云”成为新常态……


即墨的这些变化,源自于绿色发展理念在全区生根发芽。近年来,即墨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一曲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优美乐章浸润着即墨大地。


空气改善,让白云拥抱蓝天


“早晨在这散散步,听听海浪的声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心情也跟着好起来。”市民徐洁漫步在青岛蓝谷滨海公园,远处的海浪有序地拍打着沙滩。


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民幸福指数高低紧密相连。去年,即墨区完成22台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31台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清零、26家包装印刷等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开展机动车停放地监督抽检74次,共检验在用机动车151898辆,初检合格率95.29%;120个加油站油气污染防治设施均运行正常;秸秆禁烧实现了生态环境部“零通报”……


系列举措换来了丰硕成果:全区PM2.5浓度34ug/m3,同比改善19%;PM10浓度70ug/m3,同比改善13%;两项污染物改善率居青岛第一。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4.7%,同比改善12.4%,空气质量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生态修复,让绿色铺满大地


环秀街道兴家疃游园内,错落的花木、气派的廊架令人心旷神怡。这种利用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见缝插针地在居民家门口添绿增彩的小型游园又称“口袋公园”,受到市民喜爱。


生态是发展的最大动力,绿色是城市的最高“颜值”。随着“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主题的生态景观建设如火如荼,一处处“脏乱差”华丽变身,成为游客、市民的驻足休闲地。各镇街立足长远,积极开展恢复植被工作。龙山街道一个月关停14家非法石子加工场,一周取缔97家废品回收站,并在裸露土地上种上植被,为“绿满青岛,美丽即墨”添加绚丽的一笔。


近年来,即墨区实施大工程拉动战略,狠抓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廊道建设、农田防护林建设和城乡绿化美化等四大重点工程建设,造林绿化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漫步在城乡大街小巷,槐树、毛白杨、橡树、朴树等各种树种随处可见。去年,即墨区造林总量是上年的6倍,完成东部山体2560亩红叶景观林建设工程和1.9万亩森林抚育项目。大沽河、疏港路和滨海公路绿化养护管理也高标准完成。到2020年,将建设提升14处街头游园及节点绿地,公园、游园绿化面积将达到1146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4%,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理念让城市更加清新靓丽。


河流治理,让碧水环绕城市


初春的墨水河碧波荡漾,两岸树木也悄悄鼓出嫩芽,几只鸟儿飞过,秀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大沽河畔,同样是一幅水清岸绿的景象。白鹭、灰鹤等数十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在此栖息。围绕大沽河生态绿化,即墨区重点实施堤顶道路、河滩地、河心岛湿地建设,并最大程度保护好大沽河堤防两侧树木和千亩原生态林,让大沽河重现生态美景。


为实现“清澈见底”的河道景观,即墨区在“治污路上”实行城乡统筹,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把河道整治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布局。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专项行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发展乡村旅游业……水在城中绕,山谷飘花香,在即墨,生态治理文明建设带动着村民的钱包也鼓起来了。


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点赞

0人赞
加载中...

回复楼主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新帖速递

查看更多

超级管理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