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即墨论坛 / 即墨民生 / 即墨有个“年糕村”百年老手艺,传承百年味道
  • #即墨民生#即墨有个“年糕村”百年老手艺,传承百年味道

    04/18/2019 15:54:43 发布58 浏览0 回复0 点赞
起名费劲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6

精华:0

注册:03/13/2018 08:26:37

年糕,谐音“年高”,有年高长寿,一年胜一年的寓意,是很多家庭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道特色美食。每年刚进10月份,即墨市移风店镇李家庄村村民李先初便开始采用传统手法制作年糕,半年多大约能制作2万斤年糕,收入达到3万余元。据悉,采用传统手法制作年糕的老手艺,目前已经成为李家庄村民俗文化的一大亮点。

即墨有个“年糕村”百年老手艺,传承百年味道

手工做年糕已有上百年历史

年糕,是中国的传统食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其美好的寓意,在我国很多地区过年都有吃年糕的习俗。1月21日,怀着对年糕制作手艺的好奇,记者来到李家庄村李先初家,探访年糕制作流程。刚走进屋里,一股清新的米香味道沁入鼻间,李先初正在忙着搅拌铁锅里蒸着的面,他的妻子则不停地往灶台里扔木头烧火,红红的火苗洋溢着过年的味道。

即墨有个“年糕村”百年老手艺,传承百年味道

“村庄做年糕差不多有100多年的时间,俺家从俺爷爷开始做,到我这已经是第三代了。”忙活了一上午,李先初的脸上挂满了密密的汗珠,但是他却顾不得擦一下,一边熟练的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和记者聊着天,“我们的年糕都是手工制作,至少要经过10多道工序,上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原来的味道,每年进了十月份,客户就开始打电话提前预定,买卖一直很不错。”

即墨有个“年糕村”百年老手艺,传承百年味道

进入腊月门,一天能做300斤年糕

年糕有南方口味和北方口味之分,和南方的年糕相比,李家庄的年糕有其独特之处,首先就是原材料不同,南方年糕主要是以糯米制作而成,而李家庄的年糕主要原料是大黄米和糯米,当地人也俗称黄米糕。据悉,大黄米比小米稍大,色泽金黄,甜软香糯。用大黄米和糯米做成的年糕具有“黄、软、筋、香”四个特点。“黄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等功效。”李先初说。

即墨有个“年糕村”百年老手艺,传承百年味道

记者了解到,除了原材料外,李家庄年糕制作工艺也是有所不同。“挑米、洗米、磨粉、和面、蒸粉、捶打、成型、冷却……过程很是繁琐,从挑米到最后一步定型,要2天的时间。”李先初介绍,尤其是蒸粉和捶打这2个步骤更是关键,全靠多年经验的积累。李先初每次蒸一锅面有100斤,需要3个小时,蒸的时候必须敞着口,同时要不停地搅拌,让面受热均匀,如果100斤面有一两不热,那么这一整锅面全都会坏掉。

村庄保护老手艺,成为民俗文化亮点

从17岁开始制作年糕,如今李先初已经干了20年,这份老手艺也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入。据悉,李先初每年从10月份开始干活,一直能忙到来年5月份,半年多的时间差不多能制作2万斤年糕,最忙时腊月里每天做300斤。“现在卖5块钱一斤,成本一斤要3块5,算一下半年时间大约能挣3万块钱。”李先初告诉记者,虽然挣不了大钱,但是比上班强,更关键的是守住了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而这绝对不是可以用钱来衡量的。现在机器逐渐代替了人工,但是那份纯正的手工味道是永远也替代不了的,村庄也很支持,所以自己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即墨有个“年糕村”百年老手艺,传承百年味道

在改造新农村的同时,我们本着保留历史的原则,注重对村庄民俗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不断搜集出一大批村庄的文化资源,并且加以保护。”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克光告诉记者,李家庄年糕制作,就是村庄民俗文化的一个亮点,希望通过保护,这份老手艺能焕发新的光彩。


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点赞

0人赞
加载中...

回复楼主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新帖速递

查看更多

超级管理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