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即墨资讯 / 即墨资讯 / 正文

即墨打造红色资源牵动着英烈后人的心 ▏袁玉坤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无数的有识之士为民族独立、国家复兴,奋起抗争,奔赴疆场。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仍值得今天的我们铭记。

即墨区委做出打造红色资源的决策后,即墨籍革命英烈的后人纷纷从天南海北回到家乡,捐赠革命先辈的遗物、资料等,希望让更多的人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明海参加遗物交接并接见袁渤

大信镇袁家屯,是抗战时期即墨党组织建立革命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发祥地,是即墨西部党组织活动和抗击日寇的前哨屏障。以袁家屯为中心的即墨西北部抗日烽火的点燃,打开了即墨抗战的新局面。以袁超(袁淑耀)为代表人物的袁氏家族创造了即墨革命史上的“五个第一”:袁超建立了即墨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了即墨第一个区级委员会(中共第七区委)、建立了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三军七大队)、打响了即墨由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抗日第一枪(赵家岭阻击战)、建国后即墨县第一任县长(袁明三)。袁超全家父子兄弟姐妹子侄有10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其中,有3位至亲烈士、3位本族烈士。

2018年“七一”前夕,袁超的养子芦煊、侄子袁渤、侄孙袁力等,分别从上海、连云港等地返回家乡,捐赠了袁超当年使用过的美式望远镜、勋章、公文包、衣物和未曾公开的宝贵的历史资料。已90高龄的袁渤(上图左),十几岁就随同父亲、叔叔们走向抗日战场。此次,又认真回忆撰写补充相关资料。

根据上述资料,笔者又查找到了曾担任过袁超警卫员的车显宝(即墨车家沟人)及袁超第一任妻子之后人。其子车玉平(母亲李美英,1935年冬与袁超结婚一周后,因袁超在青岛被捕入狱,再无事实婚姻关系。1943年离婚后与时任即墨县大队战士的车显宝结婚)闻息后,主动捐赠了父母亲留存的、袁超当年使用过的写字台、钢笔、草编文件筐、大清咸丰陶罐等珍贵文物。

袁永山(袁世清),土地革命初期参加青岛“工运”并入党。协助袁超建立袁家屯党支部并任宣传委员,参与组建三军七大队,任中队长。先后任即墨县大队副大队长、胶东五支队16团连长,平东县独立营参谋,平东县兵站站长,牙前县独立营副营长,海阳县武装部部长,威海武装部部长,山东矿务局处长等职。其三个哥哥都参加了三军七大队,大哥袁孝清光荣牺牲,二哥三哥负伤回乡。其定居枣庄市的后代闻听家乡建设纪念馆的消息后,积极查找先辈的遗物。2018年11月,袁永山长子袁崇、长孙袁晨专赴即墨捐赠了父母亲早年的转业证书、革命履历档案资料等。

他们希望通过捐出的物品能让更多人了解先辈们以及那一代人闪光的思想和精神,并以此缅怀革命先烈!

0

下一篇:惨!即墨一男子只因开车看了3秒手机,撞飞行人致一死两伤!

上一篇:即墨一小区高层楼发生火灾,两人在火海中逃生!

网友留言评论(0)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最新投稿
人气排行
精选图文
自定义Html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