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即墨资讯 / 即墨资讯 / 正文

即墨麻片:舌尖上的甜、酥、脆

麻片是晚清时期即墨茶食店“馥郁斋”的传统产品之一,色泽金黄,片薄如纸,未曾入口,先闻其香,入口后甜、酥、脆,颇受市民青睐。

近日,记者辗转找到了位于环秀街道一处经销麻片的商店。见记者带相机上门,店主略显诧异。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后,店主吕锡沛与记者聊了起来。

上世纪70年代,吕锡沛在即墨利民食品厂做面点工,跟着“馥郁斋”的传承人学会了麻片制作手艺,后来食品厂倒闭,他便在城区开了一家麻片店,将这一特色食品保留下来。

“麻片的制作有20多道工序,学会每道工序其实不是很难,配料是最关键的一步,而且火候、配料的掌握多数还是要靠自己意会,这就是很多人学了几年都没有掌握其中诀窍的原因。”吕锡沛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上制作工序的考究,即墨麻片已经到了失传边缘,手工麻片的传承人只有几个。

“麻片还有吗?”记者采访时,一名中年男子推门而入。“我已经在他这里买了20多年的麻片了,从一个‘小哥’慢慢变成了‘大叔’。”该男子笑着说他姓周,是从青岛市区赶过来的,每次来即墨办业务,都会顺便买些麻片。

“家里的老人今年85岁了,说他小的时候就吃这个,但当时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差,日子过得苦,老爷子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一点麻片,人到这个岁数了,习惯难改,快过年了,老爷子问了好几次麻片买没买。对于他来说,麻片跟过年饺子一样重要。”周先生说,他们一家以前在即墨生活,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搬到了市区,虽然已在市区生活了20余年,但是麻片一直在他家零食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实老人吃的也不是麻片,而是一种岁月记忆,一种生活习惯。”(张涛 摄影报道)

0

下一篇:团区委14.8万元助学金呵护学子

上一篇:农业局:专项抽检草莓韭菜生产基地

网友留言评论(0)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最新投稿
人气排行
精选图文
自定义Html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