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即墨资讯 / 乡镇资讯 / 正文

突破思维定式,深入探索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新模式

破解垃圾老难题

       垃圾交叉污染;远离即墨城区,距离垃圾焚烧厂80公里,运输处理代价过大;建设填埋场选址十分困难......面对这样一个个的垃圾老难题,度假区积极探索创新,寻找出了一条既经济又环保的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新路径。

      在房家村低温热解处理站里,一台生活垃圾低温热解处理器正在高速运转着,经过24个小时无烟无异味的处理,满炉垃圾只剩下5%的灰渣排进炉底盒子,这5%的灰渣富含钙质,可用于铺路、填土、种植树木或花草等二次利用。

正在运转的低温热解处理器


     据悉,今年以来,为解决生活垃圾运输成本高、填埋难、易污染的难题,度假区积极探索建立一种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即时分拣、资源化利用、低温热解就地处置的长效运行新模式。

      针对农村工作实际,采用源头分类方式。度假区全面取消了集中投放式大垃圾桶,按照每60户配置1辆电动垃圾分类收集车,通过1天2次定时上门收集垃圾的方式,建立了定期上门收集垃圾的工作制度,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分类。农户和垃圾收集车分别按照科学的分类方法将垃圾分拣集中暂存屋进行暂存,极大的避免了垃圾大量混合投放造成的交叉污染问题和桶内集中存放因雨水导致的污水的污染问题,与垃圾分类前相比污水量减少了96%以上。

 

 

   

垃圾源头分类收集

       同时,在垃圾处置方面,采用终端热解的方式。度假区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低温热解技术。由环卫公司定时定点巡回收集村民门口垃圾并就地分类回收、存放,避免垃圾桶存放过久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垃圾减量50%,再利用低温热解设备对不能回收的可燃类垃圾进行处理。日处理量可达4-5吨。

      低温热解是一种垃圾处理新技术。生活垃圾经过简单分选,去除生活垃圾中的不可处理物质,将余下部分生活垃圾投入炉中热解。炉体内模拟地球微量磁场环境,垃圾经一次加热启动将垃圾加热至热解温度,通入经磁化激活后的气体提高导热效能,生活垃圾自动分解分解出水蒸汽和矿物质灰分,滤渣和炉灰经炉底部排灰口排出。热解过程产生的烟气由下至上通过烟气净化处理设备处理后无烟无异味达标排放。经监测完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为海岛等偏远地区提供了经济、环保的生活垃圾处理新路径。


0

下一篇:即墨撤市设区挂牌一周年之际(高境界谋划篇)

上一篇:2018年第二届鳌山卫白庙芋头文化节盛大开幕

网友留言评论(0)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最新投稿
人气排行
精选图文
自定义Html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