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即墨资讯 / 即墨资讯 / 正文

即墨区:2020年,实现中医药服务;2030年,建成中医药强区

近日,我区出台《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青岛市相关部署,全面振兴我区中医药事业,推进中医药发展,推动中医药强区创建。

实现中医药服务领域全覆盖,建成中医药强区

根据《方案》,我区计划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到2030年,实现中医药服务领域全覆盖,建成中医药强区。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医医疗服务量占医疗服务总量的20%以上,基层中医医疗服务量占基层医疗服务总量的30%以上。

同时,在中医诊疗机构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培育引进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力争使中药产业成为我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进入国内同类城市前列。

推进七个方面重点任务

《方案》提出,我区将从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做大做强中药产业、促进海洋中医药发展、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弘扬中医药文化等七个方面开展工作。

根据《方案》,我区将巩固完善以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主体、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为重点、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和临床薄弱专科、医技科室建设,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强化中医药综合治疗。建立1个区级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形成专业覆盖广泛、结构布局合理、中医特色明显、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中医重点专(学)科群。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社区卫生站、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设立国医馆(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诊疗量占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总量比例达到30%;大力发展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非药物疗法。

《方案》提出,要加快建设温泉养生小镇、海泉湾度假城、玫瑰小镇等项目,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打造中医药旅游产品。引导养生保健服务机构针对不同人群研发“药养”“食养”“衣养”等养生方法及保健产品,并形成品牌;开展中医特色康复,推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支持中医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养老机构设立中医医疗机构。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和“十百千万”工程和“三经传承”战略,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逐步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开展“送汤药上门”服务。推进中医、中药协同发展,建成融旅游观光、科普宣传、中药种植于一体的中药观光园区。支持社会力量设立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扎实推进中医药文化“六进”(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行动,开展中医药专家进中小学活动。依托我区“健康即墨、健康家”中的“医体融合”项目,将”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传统健身项目纳入其中。

纳入考核体系,加大政策扶持

《方案》提出,为保障方案顺利实施,我区将中医药发展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年度目标任务,将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纳入人口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完善中医药事业投入和补偿机制,每年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中医事业发展,提高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加大医保支持力度,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纳入协议管理,承担医保业务,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部分中医优势病种纳入单病种管理试点和日间病房管理试点,鼓励提供和使用中医药服务。改革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增设中医药特色服务收费项目,降低中成药虚高药价,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将中医优势病种及区中医医院中医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



0

下一篇:林业局举办加强湿地修复保护工作业务培训班

上一篇:即墨这些道路都在进行施工,出行前看好规划!

网友留言评论(0)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最新投稿
人气排行
精选图文
自定义Html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