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即墨资讯 / 即墨资讯 / 正文

【人物】即墨这个村支书在小山村里培育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在鳌山卫街道有这样一个村庄,因其沙质土壤,再加上山区特有的山泉水灌溉,所产芋头具有香、粘、软、滑四大特点,经鉴定,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个村庄就是马家白庙村,而让白庙芋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离不开马家白庙村党支部书记马文兵的努力。

 

辞职回乡办合作社,探索村庄致富路

2007年,马文兵辞掉单位工作,回到老家马家白庙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的马家白庙村人多地少,一穷二白。面对这种困境,马文兵并没有畏缩犯愁,而是积极在村庄有限的土地上动起了脑筋,做起了文章。

“当时考虑到村里有悠久的芋头、地瓜的种植历史和经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地瓜、芋头等农产品需求逐年增加,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马文兵介绍道,村庄的农产品完全符合时下人们对健康和养生要求,像芋头和地瓜,个大面多,入口香糯,味道纯正。

定位是对上了,剩下就是如何打造影响力。“当时想如果俺们村的芋头和地瓜,能像平度马家沟芹菜那样在城里打出口碑,肯定会给乡亲们增收。”带着这样的想法,马文兵在村里办起了农业合作社,走上了立足本地发展特色、带领村民增加经济收入的新路。

 

种植面积增至3000多亩,走品牌化之路

有了目标和方向,剩下就是俯下身子加油干。为此,他多次外出考察,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2008年全村地瓜、芋头种植面积增加到四百多亩。

为使产品拥有自己的“身份证”,走向品牌化发展的路子。2008年l0月,在马文兵的带动下,成立了青岛一品园地瓜芋头专业合作社,吸纳村庄一百余户村民加入,地瓜和芋头种植形成初步规模,并形成了统一种植、管理、销售抱团发展的生产经营新模式。马文兵也有了一个新身份——青岛一品园地瓜芋头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初具规模的合作社经营,为芋头、地瓜品牌化提供了保障。2009年,合作社种植的地瓜、芋头等农产品被冠以家乡地瓜、家乡芋头的名称,在即墨、青岛及省内市场逐渐成为广大市民认可的优质农产品。

去年10月,合作社牵头举行了首届即墨鳌山卫白庙芋头文化节,活动“主角”芋头和地瓜当天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

据介绍,现在通过合作社带动周边村庄种植地瓜、芋头面积已达3000多亩。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董玉清告诉记者,他亲眼见证了芋头从原来的5元一斤涨到现在的15元一斤,“地瓜的价格也由1元2角一斤增加到5元一斤。按照亩产四千斤计算,每亩可卖到3万元左右,年景好时可达4万元!”

“要进一步增加地瓜、芋头等农产品的附加值,目前正计划建立恒温库,建成后可进行产品深加工和反季节销售,进一步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马文兵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0

下一篇:即墨户外立柱式广告正式退出历史舞台,300处高炮全部拆除完毕

上一篇:【重磅】完成收购整合!青岛即墨公交一体化将实现!

网友留言评论(0)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最新投稿
人气排行
精选图文
自定义Html广告